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關子 - 教育百科
˙
  • 漢語拼音 guān zi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uān zi
解釋:
1.南宋的紙幣。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三.都市錢會》:「賈秋壑為相日,變法增造金銀關子,以十八界三貫準一貫關子。」《宋史.卷一八一.食貨志下三》:「二十九年,印公據、關子,付三路總領所。」
2.宋朝宣和年間時,出入宮禁的執照。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宣和間,親王公主及他近屬戚里入宮,輒得金帶關子,得者旋填姓名賣之,價五百千。」
3.役卒。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昨日打將前路關子來,道廉訪使大人在此經過,不免打掃館驛乾淨。」
4.令人猜疑而急於瞭解的重要事由。如:「你別賣關子了,快說出來吧!」《續孽海花》第四三回:「今兒我可以賣個關子了!這個槍是廣西省特產的,瓊州也有,是一種藤,他的顏色很像伽南,不過紋理不同。」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關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