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肄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ì |
解釋:
[動] 1.學習。如:「肄業」。《禮記.曲禮下》:「君命大夫與士肄。」《續漢書志.第五.禮儀志中》:「兵、官皆肄孫、吳兵法六十四陣,名曰乘之。」 2.勞苦。《書經.顧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奠麗陳教則肄。」 [名] 1.勞苦的事情。《詩經.邶風.谷風》:「有洸有潰,既詒我肄。」 2.嫩枝。《詩經.周南.汝墳》:「遵彼汝墳,伐其條肄。」 3.後裔。《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晉國不恤周宗之闕,而夏肄是屏。」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肄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肄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學習。《說文解字.聿部》:「肄,習也。」《禮記.曲禮下》:「君命大夫與士肄。」《續漢書志.第五.禮儀志中》:「兵、官皆肄孫、吳兵法六十四陣,名曰乘之。」《文明小史》第四一回:「因他二人自幼喜歡耍槍弄棒,很有點尚武精神,所以兄弟一齊送他們到武備學堂肄業。」 2. 勞苦。《書經.顧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奠麗陳教則肄。」《左傳.昭公十六年》:「宗周既滅,靡所止戾。正大夫離居,莫知我肄。」 3. 嫩枝。《廣韻.去聲.至韻》:「肄,嫩條也。」《詩經.周南.汝墳》:「遵彼汝墳,伐其條肄。」 4. 後裔。《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晉國不恤周宗之闕,而夏肄是屏。」 |
|
注音: | ㄧ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肄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