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電視教學運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elevision-Teaching Movement
作者: 徐宗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電視教學運動可說是教學與工藝的結合,促使教育活動發揮無遠弗屆的效果。當無線電廣播節目在一九二○年代崛起以後,廣播教學可以說是教育與近代工藝相互結合的一個開始。一九二九年,美國俄亥俄空中學校(Ohio School of the Air)利用廣播從事教學活動,已使教學活動不再局限於一定的空間或一定的人數。然而自從電視於一九三九年四月十日正式開播以後,廣播教學的盛況逐漸由電視教學取而代之。
  一九五二年,美國聯邦交通委員會(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提供了二四二條頻道,作為教學節目之用;其後,教育節目用頻道更迭有增加。營業性電視臺,一九四六年時有三十家;一九五○年時,增為一○四家。第一家非營利性的教育電視臺是在一九五三年 ,由德州休士頓大學(University of Houston, Texas)與休士頓教育董事會(The Houston Board of Education)合作而成立的。一九六七年,全美國教育電視臺增加至一四○臺,收視觀眾接近一億四千萬人。由於電視教學節目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又可以使素質優秀的教師主持教學節目,而且電視教學節目涵蓋面廣,學生同時學習的機會增加,以此電視教學活動已蔚為一種風氣,廣泛為世界各國所採用。如今更利用人造衛星設施,發展而形成了所謂遠距教學(distance teaching),電視教學已成為教育科技的利器,新時代的寵兒。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電視教學運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