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靜摩擦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tatic friction
作者: 簡秋記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當兩面互相接觸,若其中一面對另一面發生移動時,恆在其接觸面產生逆運動方向之力,稱為摩擦力(friction forces),此現象之發生,稱為摩擦。若兩接觸面間正要移動之邊緣,只需略加一小力,即可導致移動之狀態下,亦即兩接觸面正處於即將臨界運動狀態,但實際上尚未移動,此種發生於靜力平衡狀態下之摩擦現象,即為靜摩擦。例如,一開始為水平方向之平面A,上置一物體B,在將其漸漸斜昇時,至某一角度α0(靜摩擦角),物體突然起動,在靜止時α≦α0符合靜力學之平衡條件。其外力即為物體之重力G,由此分解成垂直之反作用力FN及一切線力或靜摩擦阻力FR。由圖所示,可得平衡條件為FN=Gcosα,FR=Gsinα。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靜摩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Static Friction
作者: 劉有德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力學名詞。一物體在另一物體之表面,自靜止至開始滑動時所受的阻力。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靜摩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