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預測研究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rediction Study
作者: 黃國彥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預測研究是根據變項間的高度相關,從一變項或某些變項預測其他的變項。例如,我們發現智力與學業成就具有高度的相關,研究者就可以利用學生的智力來預測其學業成就的高低。其中智力用來當作預測的變項,稱之為預測變項(predictor),被預測的變項如學業成就稱為效標變項(criterion)。
  預測研究可以短期的預測,也可以長期的預測。例如,若發現學生的美術性向分數和美術科目的學習具有高度的相關時,就可以根據美術性向分數預測學生當時的學習成績,這是短期的預測;如果使用國中三年在校成績預測高中的成績,則屬於長期的預測。如發現有好幾個預測變項都與效標變項相關,則結合那些預測變項所作的預測要比依單一預測變項而作的預測準確、有效。相關愈高,預測愈正確。
  值得注意的是在預測研究中,預測變項之測量必須在效標變項之前的一段時間為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預測研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