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趫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ㄗㄡˇ
  • 部首外筆畫 12
  • 總筆畫 19
  • 漢語拼音 qiá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áo
解釋:
[名]
擅長攀爬樹木的人。《說文解字.走部》:「趫,善緣木之士也。」
[形]
1.身手矯捷,善於爬高奔走。如:「趫健」。《後漢書.卷七一.朱儁傳》:「輕勇趫捷,故軍中號曰『飛燕』。」
2.旺盛。《呂氏春秋.先識覽.悔過》:「皆以其氣之趫與力之盛至,是以犯敵能滅,去之能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擅於攀樹者。段注本《說文解字.走部》:「趫,善緣木之士也。」《文選.卷三.賦.張衡.西京賦》:「非都盧之輕趫,孰能超而究升?」唐.李善.注:「《太康地誌》曰:『都盧國,其人善緣高。』《說文》曰:『趫,善緣木之士也。』」唐.李白〈行行且遊獵篇〉詩:「邊城兒,生年不讀一字書,但知遊獵誇輕趫。」

2. 身手矯捷,善於爬高奔走。《後漢書.卷七一.皇甫嵩朱俊列傳.朱俊》:「輕勇趫捷,故軍中號曰『飛燕』。」明.何景明〈蹇賦〉:「眾趫踔而便捷兮,又車輶而馬習。」

3. 壯盛、旺盛。《呂氏春秋.先識覽.悔過》:「皆以其氣之趫與力之盛至,是以犯敵能滅,去之能速。」漢.高誘.注:「趫,壯也。」《後漢書.卷七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劉虞》:「贊曰:伯珪疏獷,武才趫猛。虞好無終,紹埶難並。」

注音: ㄑㄧㄠ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趫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