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普魯士文化遺產圖書館(德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taatsbibliothek Preussischer Kulturbesitz
作者: 陳秋枝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普魯士文化遺產圖書館可說是歐洲最古老、館藏資源最豐富、影響力深遠的圖書館之一。館舍目前位於西柏林,至1980年統計為止,擁有館藏圖書4,700,000冊,手抄本300,000件,手稿60,000餘件,樂譜230,000餘件,地圖380,000餘件,珍貴古籍3,000餘種,圖片檔案5,000,000件。
  該館歷史可追溯至1661年,德國設立了普魯士皇家圖書館,1699年開始接受呈繳本圖書,1701年改名為國王圖書館,1870年代再度更名為德意志帝國圖書館,一次世界大戰後,易名為普魯士國家圖書館,1939年藏書已達3,000,000冊,為歐洲當時的第3大圖書館。
  普魯士文化遺產圖書館之性質屬於跨地區的州立圖書館,亦是一所綜合性的學術圖書館,該館因接受德國研究協會的委託,館藏蒐集重點為法學、東方研究、中國研究、日本研究、朝鮮和東南亞研究文獻、德國與國外政府出版品、地圖等。該館並且是聯邦德國7個地區聯合目錄編製館之一,同時也是德國政府出版品國際交換中心,70個國際組織出版品的寄存圖書館。
  普魯士文化遺產圖書館組織設有館長辦公室(轄有法律事務、電腦事務與公共關係3個部門)、行政處、圖書採購部、圖書編目部、技術服務部、讀者服務部、並設有8個特藏部門,分別是:手稿部、音樂部、地圖部、東歐部、東方部、東亞部、政府機構出版品部、總目錄與文獻資料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普魯士文化遺產圖書館(德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