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體型;體型分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omatotype
作者: 郭志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生理學名詞。身體外型上的特徵,與健康、運動能力和性格等有關係。從古至今有各種不同的體型分類法。西元前400年古希臘人分為肥短型和瘦長型二種。1797年赫爾(Holl)提出腹、肌、胸和神經四種。1828 年洛斯坦(Rostan)提出消化、肌肉、呼吸和大腦四種。1904年西考(Sigard)亦提出呼吸、消化、肌肉和腦四型。同年,薛爾登(Sheldon)引進發生學概念,提出貯積脂肪全體輪廓圓滑的為內胚葉,肌肉和骨骼都發達的為中胚葉,骨小肌肉細,脂肪少的為外胚葉等三型。1921 年克列地馬(Kretschmer)提出肥胖、鬥士和瘦身等三種體型。黑斯-卡特(Heath-Carter)採用體型分級表,自人體測量結果估量體型,適合於男女兩用體型分類法。也有如羅列指數一樣,以身高和體重等,所設計的綜合性指數化的各種體型指數。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體型;體型分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