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晶體式麥克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rystal Microphone
作者: 關尚仁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晶體式麥克風因係使用壓電晶體轉換音波能量而得名,是早年常用的一種麥克風,主要是因為價格低廉,靈敏度高而又耐用,但是因為抗阻較高(high impedance),音質較差,逐漸被低抗阻的麥克風取代。
  這種麥克風的主體由壓電晶體(piezoelectric crystal)或類似的陶土(ceramic)物質構成,當受到壓力扭轉或彎曲時,這些物質的薄片就會往相對的磁極中產生差異,而藉助夾於其間的金屬電極來導傳電流信號;這也就是像一個傳統式的振動膜來承受音波的振動,再藉助棒狀物來傳送轉換出的聲音電流。
  由於是高抗阻麥克風,在音波轉換與電波信號傳送的過程中,雜音信號常易摻入,主體信號易因阻力而衰減,因此不能作較長距離的傳送,其最後的音質加上大量雜訊,更是不理想,故多用於單純的播音系統(PA system)或電話話筒中的傳送器。現在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晶體式麥克風已逐漸被取代。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晶體式麥克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