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高等特殊教育(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徐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高等待殊教育是指對殘疾青年,主要是對視覺、聽覺或肢體殘疾青年所進行的高等程度的教育。大陸地區的高等特殊教育一般分為三種形式:(1)招收殘疾青年進普通高等院校受高等教育。殘疾青年通過與其他青年一起參加全國統一高考,進入高等院校部分適合其特點和能力的專業學習;(2)由部分高等院校專門開設不同教育層次的殘疾人班,對殘疾青年進行高等教育。例如,一九八七年長春大學(原吉林科技大學)分別為盲人和聾人開設的音樂大專班與美術大專班,以及一九八八年山東濱州醫學院開設的肢殘人本科班等;(3)吸收殘疾青年參加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通過考試者與其他參加者同樣可獲得單科合格證書以至大專畢業證書。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高等特殊教育(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