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對勘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duì kā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uì kān
解釋:
1.核對校勘。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八.象數》:「以兩司奏狀對勘,以防虛偽。」清.徐珂《清稗類鈔.經術類.朱竹君教人讀注疏》:「謂法言注疏,惟《葩經》最博,先閱此經以為綱領,如其中徵引何經,即檢原經注疏對勘,讀竟此經,諸經之大概已得。」
2.拼合。元.喬吉〈一枝花.雲髫金雀翹套.尾〉:「從今將鳳凰巢鴛鴦殿遮籠教暗,將金縫鎖玉連環對勘的嚴。」
3.對質。《聊齋志異.卷一○.席方平》:「當堂對勘,席所言皆不妄。」清.徐珂《清稗類鈔.獄訟類.淄川無首尸案》:「既散,陰以狀報邑,費禕祉拘胡對勘,胡言其實,問鄭及產主,不訛,乃共驗諸眢井,一役縋下,則果有無首之尸在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對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