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鬍子鯰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Clarias fuscus (Lacepede, 1803)
形態:
體延長,頭部平斜,後部側扁;吻寬而短。前鼻孔為一根短管,後鼻孔則為裂縫狀。上頜較突出。4對觸鬚,鼻鬚與頦鬚各1對,較短;上下頜鬚各1對,較長。身體裸露,不具鱗片,皮膚光滑,多黏液;側線平直,沿體側中部而達尾柄。背鰭基部長,背鰭鰭條數55-63;臀鰭與背鰭同形,具39-46鰭條,不與尾鰭相連;胸鰭小,但具1根內緣呈鋸齒狀的硬棘。體黃褐色或灰黑色,腹部灰白色;有時體側另具10條由5-6個細小白點的縱紋。
分布:
產於中國大陸、東南亞、台灣等地區;但目前以養殖魚為主。
生態習性:
棲息於河流、溝渠、湖沼與稻田等具泥質地之水體中。常群集於岸邊暗處或洞穴中,能長期間離水,遷移能力強。為夜行的底層活動魚類,食性廣,不僅捕食小魚、蝦,也攝食腐敗的動植物碎屑。雄魚會築巢與護幼之行為。
利用:
為重要養殖食用魚種。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目:
鯰目(Order Siluriformes)
首目:
骨鰾首目(Superorder Ostariophysi)
系:
耳鰾系(Series Otophysi)
科:
塘虱魚科(Family Clariidae),Airbreathing catishe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鬍子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