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鮟鱇 - 教育百科
刺 | |
鮟 | |
鱇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刺鮟鱇 |
英文名: | Centrophryne spinulosa |
描述: 成熟雌魚魚體較為修長,不呈球狀;上下頜等齊,下頜具有發達之聯合骨棘;小於150mm之魚體上頜末端位於眼部下方,大於150mm則超過眼部下方睛;較大體型眼部前具有卵圓形,巨大之眼窩;口腔周圍瓣膜發達,位於上下頜內部;口前具有一對鼻孔,開口呈管狀;不具蝶耳骨棘;關節骨棘細小;眼部小,具有半透明膜覆蓋;鰓孔大,呈卵圓形,位於胸鰭基部;皮膚具有相當多微細棘覆蓋。主鰓蓋骨分叉,形成一銳角,上下長度比例約為54.7%;下鰓蓋骨約與主鰓蓋骨下端等長;吻觸手位於鼻端,包含餌球長度約為22.1 %SL;吻處手基部支鰭骨外露;第二背鰭鰭條僅為基骨;餌球前分肢扁平,呈扇狀;後分肢較短且稍扁平;餌球基部具有鑲嵌狀色素分布,末端具有平均分散的黑色素。牙齒較短,下頜齒長於上頜齒;上頜齒數32-153,下頜齒數23-96,隨成長而增加;上鰓骨I及角鰓骨I-IV下端具咽鰓齒,咽鰓骨II跟III具上端咽鰓齒。計算形質:背鰭鰭條6-7;臀鰭鰭條5-6;胸鰭鰭條15-16;不具腹鰭;尾鰭鰭條9;鰓條骨數6;脊椎骨數21。測量形質(in %SL):吻觸手長21.1-23.9;頭長24.7-31.9;頭高24.7-39.3;上頜長18.2-24.4;下頜長23.9-34.1。頭部各部位比例會隨成長而減少。 |
|
分布: 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臺灣分布於東北部海域。 |
|
作者: | 臺灣魚類資料庫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Centrophryne spinulosa (Regan and Trewava, 1932) |
|
形態: 特徵如上述。 |
|
分布: 不詳。 |
|
生態習性: 不詳。 |
|
利用: 無利用價值。 |
|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
|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
|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
|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
|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
|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
|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
|
目: 鮟鱇目(Order Lophiiformes) |
|
首目: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
|
亞目: 蝙輻魚亞目(Suborder Ogcocephaloidei) |
|
科: 刺鮟鱇科(Family Centrophrynidae),Deepsea anglerfish |
|
上科: 角鮟鱇上科(Superfamily Ceratioidea)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刺鮟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海洋生物百科
學名: | Centrophryne spinilosa |
介紹: | 有關刺鮟鱇的生活習性與生態仍有待研究與調查 |
資料來源: |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_刺鮟鱇 |
資料來源: |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學習資源海洋生物百科資料庫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