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麒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麒麟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麒麟」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麒麟」:

⑴ 一種傳說中罕見之神獸。形似鹿,體積較大;牛尾、馬蹄,頭上有獨角。背上有五彩毛紋,腹部有黃色毛,雄者稱為「麟」,雌者稱為「麒」,統稱為「麒麟」。性情溫和,不傷人畜,不踐踏花草,故稱為「仁獸」。相傳世有聖人,此獸才會出現。段注本《說文解字.鹿部》:「麒,麒麟,仁獸也。麋身牛尾,一角。」唐.杜甫〈封西岳賦〉:「麒麟踆踆而在郊,鳳凰蔚跂而來遊。」亦作「騏驎」。

⑵ 以炭末製成之獸形燃料。宋.蘇軾〈贈月長老〉詩:「白灰如積雪,中有紅麒麟。」

注音: ㄑㄧ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麒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