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捧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ㄩㄥˋㄕㄡˇㄓㄤˇㄊㄨㄛ˙ㄓㄜㄖㄨˊ:「ㄆㄥˇㄏㄨㄚ」、「ㄆㄥˇㄈㄨˋㄉㄚˋㄒㄧㄠˋ」。
  2. ㄈㄥˋㄔㄥˊㄖㄨˊ:「ㄔㄨㄟㄆㄥˇ」、「ㄆㄥˇㄕㄤˋㄊㄧㄢ」。
  3. ㄆㄥˇㄔㄤˇㄉㄠˋㄔㄤˇㄓㄨˋㄖㄣˊㄕㄥㄕˋㄧˇㄓㄨㄤˋㄉㄚˋㄔㄤˇㄇㄧㄢˋㄖㄨˊ:「ㄏㄨㄢㄧㄥˊㄆㄥˇㄔㄤˇ」。
  4.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ㄌㄧㄤˇㄕㄡˇㄆㄥˇㄔㄥˊㄨˋㄆㄧㄣˇ˙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ㄆㄥˇ˙ㄓㄜㄧˋㄆㄥˇㄏㄨㄚ」。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捧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ěng
解釋:
  1. 用兩手托物。
    【例】捧碗、捧茶、捧書 ◎
  2. 讚揚、奉承他人或代為吹噓。
    【例】他被捧上天了。
  3. 量詞。計算兩手曲掌相合所容受的單位。
    【例】一捧花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ěng
解釋:
[動]
1.用兩手托物。如:「捧碗」、「捧茶」。《後漢書.卷三三.朱浮傳》:「此猶河濱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見其不知量也。」
2.捫、按。如:「捧腹大笑」。《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臏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笑之,歸亦捧心而臏其里。」
3.讚揚、奉承他人或代為吹噓。如:「捧場」、「他被捧上天了。」
[名]
量詞。計算兩手捧承物品的單位。如:「捧著一捧花」。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相關資料連結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hó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雙手由下而上托著物品。
  2. [[量] ] 計算雙手捧承物品的單位。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