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兒童中心課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hild-centered curriculum
作者: 潘世尊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兒童中心課程(child-centered curriculum)深受20世紀前半盛行於歐陸之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美國學者John Dewey (1859 –1952)與William H. Kilpatrick (1871–1965)於20世紀初期所倡導之進步主義教育運動,以及1960年代興起之人本心理學所影響。   依存在主義,人之所以能彰顯其「存在」之價值,乃因能完全自由的選擇與決定。而當個體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才能學會為自我的選擇與行為負責。因此,存在主義之下的課程實施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即讓學習者學習去做選擇,並為自我之選擇負責。   至於John Dewey與William H. Kilpatrick,認為教育的目的在培育一個自主而能過有價值之生活,且能設法克服各項困難與解決各種問題之個體。然而,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學科知識的學習並無法讓兒童得以適應未來快速變遷的社會。因此,課程實施的重點應讓兒童嘗試自主的決定自我希冀達成之目的、計劃能達成目的之行動、執行自我之計畫及評估自我的目的、計畫與行動之適當性,並設法加以調整。易言之,學校與教師應讓兒童透過「從做中學」的過程,學習成為自主之個體。若能如此,兒童各項能力與經驗自會逐漸成長與擴展。   受到上述二者影響,人本心理學認為教育的最重要目的在引導個體真正瞭解自己、接納自己,並勇敢的去做自己,以達到自我實現之境地。同時,它還強調兒童在情感上能投入學習,才是有意義的學習。在此想法之下,教師所扮演的是學習的催化者之角色,含引導兒童釐清自我擬學習與追求之方向,並提供必要資源和協助。   總結上述,兒童中心課程認為課程實施的目的在培育自主、負責、能往自我實現方向前進且具問題解決能力之個體,因而強調學校與教師應讓兒童參與學習目的、內容、方法與學習結果評量的決定,甚至認為應讓兒童負責這些事項的訂定與實施,學校與教師只扮演引導者、資源提供者與協助者之角色。因此,它乃相對於教師、學科與社會中心之課程。Kilpatrick, W. H. (1918). The project method.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9, 319-334.
Rogers, C. R.(1983). Freedom to learn for the 80's. Columbus, Ohio: Merril.
參考資料:
Kilpatrick, W. H. (1918). The project method.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9, 319-334.
Rogers, C. R.(1983). Freedom to learn for the 80's. Columbus, Ohio: Merril.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兒童中心課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