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兒童的守恆概念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hild's Conservation
作者: 王文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守恆概念指受試者了解某一系統或物體的外表雖然改變,仍能了解其若干屬性具有恆常性而言。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透過守恆實驗,用以說明兒童早期以至青年期的認知發展。
  皮亞傑及其同僚研究兒童守恆概念並公諸於世,約始自一九三七年,止於一九七七年。皮亞傑認為多數兒童透過經驗,即能自然地獲得守恆能力。約在相同年齡,兒童發展其守恆能力,且依循不變順序,發展不同的守恆運思。兒童最先獲得的是質量守恆(substance conservation),例如,把等量的黏土,塑成二個泥球,然後在兒童的注視下,將其中一個捏成長條形,如果是三、四歲的孩子,他會認為長條形的那一個含有較多的黏土,直到五歲以後的孩子,才有質量守恆概念,即原來等量的每塊黏土,不論其形狀如何改變,其量總是相同。接著重量守恆概念、體積守恆概念等陸續出現。在守恆概念的研究中,最有名的要推挪威的心理學家司美茲倫(J. Smedzlund),曾複製皮亞傑的實驗,結果近乎相同。但艾爾金(D. Elkind)的研究結果則略有出入。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兒童的守恆概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