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卡培拉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apella, Martianus
作者: 馮朝霖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卡培拉係非洲迦太基人,其生卒年代約介於第四世紀下半期與第五世紀上半期之間;以教師與律師為職業。他的著作〔語言學與財神之婚姻〕(The Marriage of Philology and Mercury),在中世紀早期流傳甚廣。這本描述七藝(Seven Liberal Arts)的論集中,語言學及財神是指天上的兩顆星,代表知識的守護者的財神為新郎,而新娘即是知識的縮影--語言學。新郎為了娶新娘,獻上七名婢女,在婚禮中各婢女皆顯示其本身的美德,即所謂的七藝:文法(Ars Grammatica)、修辭(Ars Rhetorica)、辯證(Ars Dialectica)、幾何(Geometrica)、算術(Arithmetica)、天文(Astronomia)及音樂(Hamonia)。這本書共有九巷:前二巷描寫結婚時之情形,諸神接見新娘時,新娘即對諸神作長久之討論;後七卷則描述七名婢女之演說,用來說明七藝的內容與來歷。七藝並非由卡培拉本身探究而得,而是他直接輯錄的;內容包括法羅(Varro)的文法、辯證及幾何,羅曼納斯(Aquila Romanus)的修辭學,梭林諾斯(Solinus)及普林尼(T. Pliny, 23~79)之幾何、地理,坤體良(M.F. Quintilian, 35~c.96)之音樂。然而這對後人卻是一個很大的貢獻,因為此一輯錄提供了多種的學問,非常具有參考的價值。
  〔語言學與財神之婚姻〕所描寫的這種奇怪的結婚儀式,實際上不過是一部編纂的課本而已;作者以一種寓意的格調,搜集關於七藝的材料。他的筆調是一種迂儒意味的諷喻且幽默,而實際的材料則是從古拉丁的文化根源採集而來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卡培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