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古氏新魟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古氏新魟
英文名: Neotrygon kuhlii
描述:
體盤菱形,前緣斜直,與吻端約成60-70度;體盤寬比體盤長約大1.4-1.5倍。吻端圓鈍不突出,吻長約等於體盤長的1/5-1/6,約比眼間隔大2倍。眼大,顯著突起;眼徑比噴水孔大。口小,口前吻長比口寬大1.7倍。口底具顯著乳突2個。尾頗短,尾長比體盤長大1.3-1.5倍;在尾刺後方的背側面皮褶顯著但短,約略等於吻長,而腹側面之前方有寬的皮褶,後部則漸低平,但可達尾端。幼體完全光滑;成體體背中央具一縱列小棘。體背褐色,散在許多具黑緣之藍點,體盤邊緣淺淡, 兩眼前後區具一顯著之暗色橫斑;腹面呈淡白色;尾部暗褐色,其後部具幾個白色環帶。以前所記載之古氏土魟Dasyatis kuhlii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東起紅海和東非,西至薩摩亞和東加,北至日本,南至澳大利亞。臺灣分布於北部、東北部、東部、南部、澎湖、小琉球、綠島及蘭嶼等海域。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