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嚴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ㄧㄣˇㄇㄧˋㄖㄨˊ:「ㄧㄢˊㄇㄧˋ」、「ㄧㄢˊㄈㄤˊ」、「ㄧㄢˊㄐㄧㄣˇ」。
  2. ㄖㄣˋㄓㄣㄅㄨˊㄈㄤˋㄙㄨㄥㄖㄨˊ:「ㄧㄢˊㄅㄢˋ」、「ㄧㄢˊㄌㄧˋ」、「ㄧㄢˊㄍㄜˊ」。
  3. ㄇㄥˇㄌㄧㄝˋ˙ㄉㄜㄔㄥˊㄉㄨˋㄕㄣ˙ㄉㄜㄖㄨˊ:「ㄧㄢˊㄉㄨㄥ」、「ㄧㄢˊㄏㄢˊ」、「ㄧㄢˊㄎㄨˋ」、「ㄕˋㄊㄞˋㄧㄢˊㄓㄨㄥˋ」。
  4. ㄉㄨㄟˋㄈㄨˋㄑㄧㄣ˙ㄉㄜㄐㄧㄥˋㄔㄥㄖㄨˊ:「ㄌㄧㄥˋㄧㄢˊ」、「ㄐㄧㄚㄧㄢˊ」、「ㄒㄧㄢㄧㄢˊ」。
  5. ㄙㄨˋㄇㄨˋㄉㄨㄢㄓㄨㄤㄖㄨˊ:「ㄧㄢˊㄙㄨˋ」、「ㄓㄨㄤㄧㄢˊ」。
  6. ㄐㄧㄥˇㄐㄧㄝˋㄐㄧㄝˋㄅㄟˋㄕˊㄙㄨㄛˇㄒㄧㄥˊ˙ㄉㄜㄈㄟㄔㄤˊㄘㄨㄛˋㄖㄨˊ:「ㄐㄧㄝˇㄧㄢˊ」、「ㄐㄧㄝˋㄧㄢˊ」。
  7. ㄒㄧ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嚴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án
解釋:
  1. 苛刻、不放鬆。
    【例】嚴格、嚴厲、嚴禁
  2. 肅穆、端莊。
    【例】莊嚴、嚴肅
  3. 緊急、急迫。
    【例】事態嚴重
  4. 周密。
    【例】嚴密、謹嚴
  5. 厲害、猛烈。
    【例】嚴冬、嚴刑拷打
  6. 警戒、戒備時所施行的非常措施。
    【例】解嚴、戒嚴
  7. 對父親的敬稱。
    【例】家嚴、令嚴
  8.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án
解釋:
[形]
1.緊急、急迫。如:「事態嚴重」。《孟子.公孫丑下》:「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嚴,虞不敢請。」
2.緊密。如:「門禁森嚴」、「結構謹嚴」。
3.嚴厲。如:「嚴格」。《隋書.卷三八.皇甫績傳》:「孝寬以其惰業,督以嚴訓,愍績孤幼,特捨之。」
4.殘酷、苛刻。如:「嚴刑拷打」。《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法家嚴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
5.肅穆、端莊。如:「表情嚴肅」、「莊嚴」。《詩經.小雅.六月》:「有嚴有翼,共武之服。」
6.厲害的、猛烈的。如:「嚴冬」。唐.李賀〈夜坐吟〉:「為君起唱長相思,簾外嚴霜皆倒飛。」
[名]
1.整肅的威儀。如:「頗具威嚴」。
2.對父親的敬稱。如:「家嚴」、「令嚴」。
3.警戒、戒備時所行的非常措施。如:「解嚴」、「戒嚴」。
4.姓。如東漢時有嚴光。
[動]
1.畏懼。《孟子.公孫丑上》:「無嚴諸侯,惡聲至,必反之。」
2.尊崇、尊敬。《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giâm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嚴格的。
音讀: Giâm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