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大赤鼯鼠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大赤鼯鼠
英文名: Petaurista philippensis grandis
描述:
大赤鼯鼠是較常見的大型飛鼠。頭顱大而圓,臉部圓型,吻端短鈍,眼睛圓黑而明亮;身體背為暗褐色,間雜黑色毛,腹部淡紅褐色,尾與體背同色,末端黑褐色。具有連接前肢至後肢髁關節之大型飛膜,滑翔能力強;頭體長45至50公分,尾長46至49公分,成體的體重1,200至1,400公克。齒式:門齒1/1,犬齒0/0,前臼齒1/1,臼齒3/3;全部的牙齒數有20顆。
分布:
大赤鼯鼠為臺灣特有亞種。主要棲息在中、低海拔山區各類森林中,高海拔地區則甚少見。
作者: 鄭錫奇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iant Red Flying Squirrel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Petaurista philippensis (Elliot, 1839)
形態:
具有滑翔能力,故又名飛鼠;頭與軀幹為深栗色,腹面淡灰赤色,尾黑褐色;頭軀幹長45~50公分,尾長46~49公分,體重1,000~2,500公克。
分布:
印度西部到中國大陸東南部,馬來半島、斯里蘭卡、海南島、台灣。
生態習性:
為台灣分布最普遍的鼯鼠,從海拔100~2,500公尺均可發現其蹤跡,棲息地以闊葉原始林為主,白天多半棲息於窩或樹洞內,大致在日落後即離巢活動,直到日出前才回巢睡眠,喜好單獨活動,以葉、果實、嫩芽及花苞等為食,亦會啃咬樹皮,活動範圍2.5~3.2公頃,每年似乎有2個生殖季,分別在12~2月和6~8月,懷孕期約45天,一胎通常1仔,出生時體重56公克,約90天斷奶,10~12個月達成體體型。
綱: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目:
囓齒目(Class Rodentia)
科:
松鼠科(Family Sciur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大赤鼯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