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工夫 - 教育百科
  • 漢語拼音 [一]gōng fū[二]gōng fu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ōng fū
解釋:
  1. 古時修築工程的人。
    【例】秦始皇徵調了數以萬計的工夫,修築萬里長城。
注音:
漢語拼音: gōng fu
解釋:
  1. 時間。
    【例】有什麼事就快說吧!我可沒工夫聽你閒扯。
  2. 本領、用功致力的程度。
    【例】只要工夫深,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工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ōng fū
解釋:
臨時僱用的工程夫役。《晉書.卷七五.范汪傳》:「皆資人力,又奪人居宅,工夫萬計。」
注音:
漢語拼音: gōng fu
解釋:
1.空閒時間。《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今日還那得工夫去看那騷婊子!」也作「功夫」。
2.所占用的時間。如:「他只花了一個禮拜的工夫,就學會開車。」也作「功夫」。
3.本領、用功致力的程度。如:「只要工夫深,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也作「功夫」。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工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名、形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工夫、周到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工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ang-h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中國功夫。即特殊武術、工技。
  2. [[形] ] 做工精密細膩。
  3. [[名] ] 技術、本領、造詣。
  4. [[形] ] 禮數多。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工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工夫夠工 相關客家語 工夫
相似詞 時間、技能、技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