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新浪漫主義 - 教育百科
ˋ
ˋ
ˇ
ˋ
  • 漢語拼音 xīn làng màn zhǔ y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īn làng màn zhǔ yì
解釋:
一種因反抗自然主義而起的文學潮流。興起於近代歐州,重情緒、尚理想,與浪漫主義相似。但浪漫主義為盲目的熱情所驅,為空虛的想像所支配,而脫離現實;新浪漫主義則因受到科學精神的洗禮、物質生活的壓榨,故由懷疑思想出發,企圖透入現實的最深處。易卜生、梅特涅、法郎士為此派的代表人物。也稱為「新傳奇主義」。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新浪漫主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ew Romanticism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藝文流派名。這名詞於1970年間被引入美國,用來形容別於注重架構龐大與形式標準之「新古典主義音樂」作品。尤其是指成立於1936年之「法國少年作曲集團」(La Jeune France)的作品「法國少年集團」的成員包括梅湘(Olivier Messiaen, 1908)、波德利耶(Yves Baudrier, 1906-1988)、若利維(Andrè Jolivet, 1905-1974)、和勒敘(Daniel Lesur, 1908),他們堅持藝術的主觀表現、主張誠懇、慷慨和藝術意識,使音樂重新拾回人性的一面。另外與「法國少年作曲集團」同時成立的「蘇維埃作曲家聯盟」(Soviet Composers Union)之作品風格,也可勉強稱為新浪漫主義。無論如何,所謂浪漫主義其實是出自聽者的感覺,多過於出自作曲家的心意,同時音樂背景之情況及主觀之因素也有影響。
參照:
《Encyclopedia of 20th Century Music》Thames & Hudson, 1986.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新浪漫主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