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白面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bái mià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ái miàn
解釋:
1.形容臉孔潔白乾淨。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爾遣興寄遞呈蘇渙侍御〉詩:「憶子初尉永嘉去,紅顏白面花映肉。」
2.年紀小而無經驗的人。如:「白面書生」。南朝陳.徐陵〈司空河東康簡王墓誌〉:「王常譏庾翼,使白面之非才,深慕曹彰,歎黃鬚之為可。」
3.罵人的話。指不要臉。《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莫怪我今罵得醜,真是個白面老母狗!」
4.晉人謝石。《晉書.卷七九.列傳.謝安》:「石少患面創,療之莫愈,乃自匿。夜有物來舐其瘡,隨舐隨差,舐處甚白,故世呼為謝白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白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