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簇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ㄩˋㄐㄧˊㄔㄥˊㄊㄨㄢˊㄔㄥˊㄉㄨㄟ˙ㄉㄜㄕˋㄨˋㄖㄨˊ:「ㄏㄨㄚㄊㄨㄢˊㄐㄧㄣˇㄘㄨˋ」。
  2. ㄐㄩˋㄐㄧˊㄨㄟˊㄌㄨㄥˇㄖㄨˊ:「ㄘㄨˋㄩㄥˇ」。
  3. ㄘㄨˋㄒㄧㄣㄒㄧㄥˊㄖㄨㄥˊㄈㄟㄔㄤˊㄒㄧㄣ˙ㄉㄜㄧㄤˋ˙ㄗ
  4.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ㄑㄩㄣˊㄐㄧˊ˙ㄉㄜㄖㄣˊㄏㄨㄛˋㄨ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ㄧˊㄘㄨˋㄖㄣˊㄇㄚˇ」、「ㄧˊㄘㄨˋㄏㄨㄥˊㄒㄧㄚ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
    【例】花團錦簇
  2. 聚集、圍攏。
    【例】簇擁、簇生
  3. 箭頭。通「鏃」。
    【例】箭簇
  4. 量詞。計算群集的人或物的單位。
    【例】一簇人、一簇紅霞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聚攏。唐.黃滔〈江州夜宴獻陳員外〉詩:「多少歡娛簇眼前,潯陽江上夜開筵。」唐.韋莊〈謁金門.春雨足〉詞:「雲淡水平煙樹簇,寸心千里目。」
[名]
1.聚集成堆或成團的物體。如:「花團錦簇」。宋.楊萬里〈再和羅武岡欽若酴醿長句〉:「春風一夜吹滕六,旋落旋銷不成簇。」
2.量詞。計算群集的人或物的單位。《水滸傳》第五回:「過了一條板橋,遠遠地望見了一簇紅霞。」《紅樓夢》第五回:「當下秦氏引了一簇人來至上房內間。」
[副]
1.很、全。《紅樓夢》第二八回:「我這裡得了一件奇物,今日早起方繫上,還是簇新的,聊可表我一點親熱之意。」《官場現形記》第一九回:「署院舉目一看,見他二人穿的都是簇新的袍褂。」
2.聚集、圍繞。如:「簇擁」、「簇捧」。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ok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量] ] 量詞,用於計算成堆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
音讀: tsho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