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紅肩粉蝶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紅肩粉蝶 Delias pasithoe curasena Fruhstorfer, 1908 Delias pasithoe curasena Fruhstorfer, 1908 紅肩粉蝶,又名艷粉蝶、基紅粉蝶、紅肩斑粉蝶、茜白蝶、藤粉蝶、報喜斑粉蝶。 台灣所產的艷粉蝶屬(Delias)共有四種,本種是唯一在後翅腹面基部有紅紋的種類,紅、黃、褐三色的搭配非常醒目。紅紋粉蝶(D. hyparete luzonensis C. & R. Felder)的後翅腹面也有類似的三色色澤,但是其紅紋在周緣而非基部,不難分辨。卵黃色,呈砲彈形,表面有細縱走溝脊。幼蟲頭殼黑色,體色則是紅棕色與黃色相間,表面具有稀疏的黃色長毛。蛹為縊蛹。 前翅長約38-42 mm。雄蝶翅背底色為黑色,前、後翅外側有略帶藍色調的灰白斑紋,翅基半部與中室也有類似色澤的斑紋,後翅後緣有鮮黃色斑。翅腹面主色為黃色,基部有紅斑。雌蝶之翅背底色為褐色,灰白斑較不鮮明,而翅腹面則與雄蝶類似。 本種為中型蝶類,分布於全島丘陵至海拔2000公尺以下山區。成蝶飛翔緩慢,常見於林緣吸食花蜜。一年多代,成蝶與各蟲期終年可見。D. pasithoe (L.)被區分為廿餘個亞種,分布範圍幾乎涵蓋整個東方區,分布於台灣的族群是特有亞種。雄蝶有領域行為,而雌蝶則有集中產卵的習性,同一處可產卵十到上百枚。幼蟲亦有聚集性,食草為桑寄生科的大葉桑寄生、忍冬桑寄生、木蘭桑寄生、恆春桑寄生,與引入種的檀香。終齡幼蟲也在同時同地集中化蛹,蛹附著於寄主植物或其寄主植物的寄主枝幹或葉下。由於幼生期的聚集性,在高溫時期常遭寄生蠅寄生或微生物感染而致死 (濱野,1986;李與王,1997;徐,1999;張,1999)。
知識 1:
皆陸生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紅肩粉蝶
世界地理分布: 臺灣
中文亞科名: 粉蝶亞科
中文亞綱名: 有翅亞綱
中文族名: 粉蝶族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目名: 鱗翅目
中文科名: 粉蝶科
中文綱名: 昆蟲綱
中文總科名: 鳳蝶總科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學域-大分類: 動物-昆蟲類
拉丁亞科名: Pierinae
拉丁亞種名: curasena
拉丁亞綱名: Pterygota
拉丁屬名: Delias
拉丁族名: Pierini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目名: Lepidoptera
拉丁科名: Pieridae
拉丁種小名: pasithoe
拉丁綱名: Insecta
拉丁總科名: Papilionoidea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