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變異多摺蘚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變異多摺蘚
英文名: Spruceanthus polymorphus
描述:
植物體中小型,綠至棕綠色。莖5~25 mm長,不規則分枝,分枝為細鱗蘚型(Lejeunea-type)。葉片卵形,呈覆瓦狀排列,約1.5 mm長,葉緣全緣至齒牙狀,稍波浪緣,先端鈍尖至圓鈍;葉腹瓣長橢圓至卵形,1/3~2/5葉片長,上緣內捲,先端截狀,具2~4齒。腹葉廣倒卵形,為莖寬2~4倍,先端截狀,具齒牙,且稍反捲。葉細胞厚壁,三角隅大且具中央增厚,節結狀;油體小且為均質狀,每細胞15~25個。雌雄同株。雄穗頂生於側枝,偶生於主莖;雌穗通常生於短側枝上,具1~2新生枝。蒴萼呈倒卵形,通常具4~8脊,脊平滑或上半部稍具圓齒。不具特化之無性生殖芽胞。
分布:
中國、日本、小笠原群島、印度、菲律賓、婆羅洲、蘇門答臘、爪哇、新幾內亞、新喀里多尼亞、薩摩亞、大溪地及夏威夷等地。
作者: 楊嘉棟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