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黃背角盾椿 - 教育百科
椿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Cantao ocellatus (Thunberg, 1784) 黃盾背椿象,又名黃斑角盾椿、黃背角盾椿、角盾椿、黃盾椿或白秋盾椿,俗稱臭腥龜仔,本種屬於中小型椿象,成蟲體長約19.8-22.3mm,寬約9.3-13.2mm,體型略成盾狀,中胸小盾片長達腹部末端,外型似甲蟲。成蟲體色變化極大,有橙紅色、橙黃色及黃白色等,體背具黃或白色斑紋,其斑紋內另有黑色斑紋或無。雄蟲體色略偏紅,雌蟲體色略偏白。頭部具一綠色金屬光澤的縱斑,單眼紅褐色,觸角黑褐色,四節。前胸背板後緣與小盾片之間有一黑色細橫紋,兩端向後彎曲,前胸背板側方不具齒突或片狀突起。雌蟲腹部中央具綠色金屬光澤,而雄蟲僅於第三、六腹節才具綠色金屬光澤。足於腿節以下為綠色金屬光澤,具細毛。雌蟲產卵於葉背,卵聚集排列。剛產的卵白色,快孵化時橙紅色。雌蟲有護卵、護幼的行為,在產卵及護幼期間,雌蟲體色與體背斑紋會漸漸褪色變淡,來隱藏蹤跡,避免寄生蜂等天敵的攻擊,以確保自身及卵與若蟲的安全,若蟲剛孵化不久會聚集在雌蟲腹下或附近,若蟲成長後,才各自離去。一齡若蟲全身紅色,具黑色條紋。末齡若蟲頭、胸部及足暗綠色,具金屬光澤,腹部背板橙紅色具暗綠色金屬光澤。本種成蟲與大盾背椿象(Eucorysses grandis)外型類似,最大的區別在於本種體背斑紋變化較多樣,而後者則是體型較大、背部具3個大斑點,兩者有明顯的差異可區分。成蟲與若蟲皆為刺吸式植食性,活動於灌叢之間,若蟲與成蟲常成群於大戟科野桐、血桐、白匏子等植物上取食。本種成蟲幾乎全年可見,最常見的季節為夏秋季,冬天活動力較弱,生活在平地、中低海拔山區。本種分布範圍包括:臺灣、日本、中國、東南亞等地區。在臺灣幾乎各地都有採到之記錄。
知識 1:
皆陸生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黃背角盾椿
世界地理分布: 臺灣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目名: 半翅目
中文科名: 盾椿象科
中文綱名: 昆蟲綱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學域-大分類: 動物-昆蟲類
拉丁屬名: Cantao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目名: Hemiptera
拉丁科名: Scutelleridae
拉丁種小名: ocellatus
拉丁綱名: Insecta
拉丁總科名: Pentatomoidea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