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黑錳礦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黑錳礦的英文學名Hausmannite是在1827年由德國礦物學家Johann F. L. Hausmann教授所命名。晶體呈偽八面體或柱狀,集合體則以粒狀或塊狀聚集。摩氏硬度為5.5,比重高達4.84,具半金屬光澤。顏色呈褐黑色,並具有暗紅褐色條痕。黑錳礦是一種富含錳的氧化物礦物,其成分中常有少量的鋅和鐵會置換錳離子。它是產在高溫熱液岩脈中的一種原生礦物,也可以是錳質岩石經變質作用後的產物。常見的伴生礦物有菱錳礦(Rhodochrosite)、軟錳礦(Pyrolusite)、錳鐵礦(Jacobsite)、褐錳礦(Braunite)、重晶石(Barite)等。在台灣花蓮三棧溪源頭含錳量高的變質岩中,便發現一些黑錳礦出露。
知識 1:
4.84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黑錳礦
化學成分: Mn<sup>2
國內產地: 花蓮三棧溪源頭【俞震甫等(Yui et al.,1989)】
國外產地: (1)德國Harz Mountains的Ilfeld,Thuringia的Ohrenstock和Friedrichroda
學域-大分類: 地質-岩礦類
礦物分類: 氧化物
紀錄類別: 礦物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