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蓄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ㄔㄨˊㄘㄤˊㄔㄨˊㄘㄨㄣˊㄖㄨˊ:「ㄔㄨˊㄒㄩˋ」、「ㄒㄩˋㄕㄨㄟˇㄔˊ」。
  2. ㄌㄧㄡˊㄖㄨˊ:「ㄒㄩˋㄈㄚˇ」。
  3. ㄩㄣˋㄘㄤˊㄅㄨˋㄅㄧㄠˇㄌㄨˋㄖㄨˊ:「ㄏㄢˊㄒㄩˋ」、「ㄒㄩˋ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蓄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儲藏、儲存。
    【例】儲蓄、蓄水池
  2. 留。
    【例】蓄髮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儲藏、儲存。如:「蓄水池」、「儲蓄」。《詩經.邶風.谷風》:「我有旨蓄,亦以御冬。」《新五代史.卷二二.梁臣傳.劉鄩傳》:「將軍蓄米,將療饑乎?將破敵乎?」
2.蘊藏、不表露。如:「含蓄」、「蓄意」。
3.留著。如:「蓄髮」、「爺爺蓄了一臉的絡腮鬍。」
4.等待。《後漢書.卷五十九.張衡傳》:「盍遠跡以飛聲兮,孰謂時之可蓄?」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ak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購置較大、金額較高的財產。
音讀: thio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