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寧夏回族自治區圖書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楊永江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寧夏回族自治區圖書館是省級綜合性公共圖書館,是全自治區藏書、目錄、書刊互借和業務研究、交流的中心。
  該館於1935年5月建立,當時稱寧夏省立圖書館,館址在省垣玉皇閣。到1949年,藏書只有10,000冊,工作人員僅3人。1949年9月館名改為寧夏省人民圖書館。1955年寧夏省建制撤銷,該館改名為甘肅銀川專區圖書館。1957年又改名為銀川市圖書館。
  1958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隨之,寧夏回族自治區圖書館開始籌建,館址選在銀川市西街,館舍面積524.6平方公尺。1960年遷至銀川市利群東街,館舍面積近2,000平方公尺;1963年l月銀川市圖書館併入自治區圖書館。1980年年底新館舍在銀川新市區西夏公園的東側落成,占地面積26,616.4平方公尺。建築面積11,675平方公尺,其中書庫3,065平方公尺,閱覽和辦公大樓3,200平方公尺,其他輔助設施5,419平方公尺。
  採集、交換、接收和受贈是補充館藏的主要方式。凡中央一級出版社出版的和寧夏出版的書刊全面入藏,其他省區的地方出版物和外文書刊重點入藏。建館以來,先後接受中國回民文化協進會、北京圖書館、首都圖書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以及北京、陝西、廣東、廣西等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贈送調撥的書刊300,000餘冊。據1991年12月統計,讓館共有藏書1,260,000冊,其中中文圖書940,000冊,外文圖書30,000冊,中外文期刊報紙合訂本約60,000冊,中文古籍圖書130,000冊,聲像資料1,337件,寧夏地方文獻資料、回族及伊斯蘭教文獻資料、西夏文獻資料和阿拉伯國家書刊資料共1,767種2,537冊。
  寧夏回族自治區圖書館下設採編部、借閱部、科學研究參考部、研究輛導部、技術服務部和辦公室。現有工作人員103人,具有各級專業職稱86人。
  寧夏回族自治區圖書館利用自己較為豐富的館藏通過閱覽、外借、諮詢、舉辦展覽、編製書目索引、文獻複製、舉辦業務培訓班和業務輔導等多種形式為全區回漢民眾服務。出版物有和自治區圖書館學會共同編輯的〔寧夏圖書館通訊〕(季刊,1979年開始),1986年更名為〔圖書館理論與實踐〕在全國公開發行,編輯出版了〔圖書館工作〕、〔閱讀研究(紅樓夢)資料選編〕、〔圖書館學基礎知識〕和〔館員必備〕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寧夏回族自治區圖書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