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晃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ㄖˋ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一]huǎng[二]huà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ㄇㄧㄥˊㄌㄧㄤˋㄖㄨˊ:「ㄇㄧㄥˊㄏㄨㄤˇㄏㄨㄤˇ」、「ㄌㄧㄤˋㄏㄨㄤˇㄏㄨㄤˇ」。
  2. ㄑㄧㄤˊㄍㄨㄤㄘˋㄧㄢˇㄖㄨˊ:「ㄋㄚˋㄉㄠˋㄕㄢˇㄉㄧㄢˋㄏㄨㄤˇ˙ㄉㄜㄖㄣˊㄧㄢˇㄐㄧㄥㄓㄥㄅㄨˋㄎㄞ。」
  3. ㄧˋㄕㄢˇㄦˊㄍㄨㄛˋㄖㄨˊ:「ㄖㄣˊㄧㄥˇㄧˋㄏㄨㄤˇ」、「ㄇㄣˊㄨㄞˋㄙˋㄏㄨㄧㄡˇ˙ㄍㄜㄖㄣˊㄏㄨㄤˇㄍㄨㄛˋㄑㄩˋ。」
注音:
解釋:

ㄧㄠˊㄅㄞˇㄅㄨˊㄉㄧㄥˋㄖㄨˊ:「ㄕㄨˋㄧㄥˇㄧㄠˊㄏㄨㄤˋ」、「ㄧㄠˊㄊㄡˊㄏㄨㄤˋㄋㄠ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晃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ǎng
解釋:
  1. 明亮、光亮。
    【例】晃耀、亮晃晃。
  2. 閃耀、照耀。
    【例】燈光太亮了,晃得人眼睛都睜不開。
  3. 很快閃過。
    【例】一晃而過
注音:
漢語拼音: huàng
解釋:
  1. 搖擺、搖動。
    【例】搖晃、搖頭晃腦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ǎng
解釋:
[形]
明亮。如:「明晃晃」。《抱朴子.外篇.喻蔽》:「守燈燭之宵曜,不識三光之晃朗。」
[動]
1.強光閃耀、照耀。如:「燈光太亮,晃得人眼睛都睜不開。」北周.庾信〈鏡賦〉:「朝光晃眼,早風吹面。」
2.很快閃過。如:「一晃而過」、「從眼前晃過」。
[名]
姓。如漢代有晃葉。
注音:
漢語拼音: huàng
解釋:
[動]
搖擺、搖動。如:「搖晃」、「搖頭晃腦」。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相關資料連結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uá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指時間不知不覺地就這麼過去。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 ㄏㄨㄤˇ

1. 明亮。如:「明晃晃」。段注本《說文解字.日部》:「晃,明也。」《抱朴子.外篇.喻蔽》:「守燈燭之宵曜,不識三光之晃朗。」《太平廣記.卷九八.抱玉獅》:「已而有祥光自口出,晃然四照,公甚奇之。」

2. 強光閃耀、照耀。如:「燈光太亮,晃得人眼睛都睜不開。」北周.庾信〈鏡賦〉:「朝光晃眼,早風吹面。」宋.曹勛〈法曲入破第三.光鋪曉曦〉詞:「晴景乍升,晃疏欞,蜂翅迷。」

3. 很快閃過。如:「一晃而過」、「從眼前晃過」。宋.王禹偁〈西暉亭〉詩:「隙晃歸巢燕,簷拖截澗虹。」

4. 姓。如漢代有晃葉。

㈡ ㄏㄨㄤˋ

搖擺、搖動。如:「搖晃」、「搖頭晃腦」。明.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二折:「似這般花月神仙,晃動了文章鉅公。」《紅樓夢》第二一回:「平兒指著鼻子,晃著頭笑道:『這件事怎麼回謝我呢﹖』」

注音: ㈠ㄏㄨㄤˇ ㈡ㄏㄨㄤ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晃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