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蝠 - 教育百科
彩 | |
蝠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彩蝠 |
英文名: | Kerivoula titania |
描述: 頭體長3.8-5公分,尾長3.9-4.9公分,前臂長3-3.7公分,體重3.4-6.8公克。為小型食蟲性蝙蝠。成蝠身體毛色為灰褐色或褐色,腹部顏色較淡,胸部毛色略帶紅棕。肘部光滑略為腫大。拇指基部有小肉墊;翼形圓寬。耳殼有一明顯之縱向摺痕,並散生少許斑點,耳珠細長末端尖,耳殼形狀似海芋的花形。Kerivoula屬的蝙蝠有一國外種類(K. pita)的毛色鮮艷,呈亮橘色,翼膜帶紫黑色斑塊,因此本屬中文名通稱為彩蝠屬。齒式:門齒2/3,犬齒1/1,前臼齒3/3,臼齒3/3;全部的牙齒數有38顆。 |
|
分布: 廣泛分布於台灣中、低海拔地區。Wu et </em>al. (2012) 依外型特徵發表為Kerivoula titania</em>,視為臺灣新紀錄種。</p> |
|
作者: | 鄭錫奇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Painted Bat, Woolly Bat |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Kerivoula hardwickii (Horsfield, 1824) |
|
形態: 本屬動物的特徵為大而薄、呈漏斗狀的耳,長度超過耳朵一半的長耳珠,體小,具長而略捲的毛,毛色為紅褐、黃褐、暗褐或灰色;頭軀幹長3.1~5.7公分,尾長3.2~5.5公分,前臂長2.7~4.6公分,本種成體體重4~6公克。 |
|
分布: 印度南部與東部到中國大陸南部與中南半島、馬來半島、斯里蘭卡、蘇門答臘、爪哇、巴里島、婆羅洲、菲律賓南部、蘇拉威西等。 |
|
生態習性: 主要棲地為森林,棲所包括樹洞、枝葉叢、住家,也會住織巢鳥的巢;單獨或成小群,秋季捕獲的懷孕雌蝠有1胚胎。1996年在台灣瑞穗地區曾採集到彩蝠屬動物,種名待確認。 |
|
綱: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
|
目: 翼手目(Order Chiroptera) |
|
科: 蝙蝠科(Family Vespertilionidae)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彩蝠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