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毗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輔助、輔佐。
    【例】毗輔、毗佐
  2. 連接。
    【例】毗鄰、毗連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輔助、輔佐。如:「毗輔」、「毗佐」。《書經.微子之命》:「永綏厥位,毗予一人。」
2.連接。如:「毗鄰」、「毗連」。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人之肚臍。《說文解字.囟部》:「毗,人臍也。」

2. 輔助、輔佐。《書經.微子之命》:「永綏厥位,毗予一人。」《詩經.小雅.節南山》:「四方是維,天子是毗,俾民不迷。」《後漢書.卷一一.劉玄劉盆子列傳.劉玄》:「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萬分,興化致理,譬猶緣木求魚,升山採珠。」唐.李公佐〈南柯記〉:「伏見司隸潁川周弁,忠亮剛直,守法不回,有毗佐之器。」

3. 鄰近、連接。如:「圃畦毗連」。《元史.卷一五五.列傳.史天澤列傳》:「全州、永州相毗鄰,泉州在閩,與此無涉。」《元刊雜劇三十種.相國寺公孫汗衫記雜劇.第一折》:「你問毗鄰,繞戶巡門,你也曾一年春盡一年春,這般窮身份。」

4. 厚。《集韻.平聲.脂韻》:「毗,一曰明也,輔也,厚也。」宋.葉適〈故禮部尚書黃公墓誌銘〉:「公毗於學,生死六籍。發舒中和,仁政義術。」

5. 姓。明代有毗寵。

注音: ㄆㄧ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毗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