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鞮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ㄍㄜˊ
  • 部首外筆畫 9
  • 總筆畫 18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古代用皮革製成的鞋子。即靴。《廣韻.上聲.齊韻》:「鞮,革履。」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古者庶人賤騎繩控,革鞮皮廌而已。」唐.韓翃〈送巴州楊使君〉詩:「前驅錦帶魚皮鞮,側佩金璋虎頭綬。」
2.中國古代西北一帶外族的稱呼。唐.釋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八五.辯正論音》:「鞮,比狄、西戎號也。」
3.職官名。參見「鞮鞻」條。
4.姓。如春秋時晉國有邑名銅鞮,後人以地名為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古代用皮革製成之鞋、靴。段注本《說文解字.革部》:「鞮,革履也。……胡人履連脛謂之絡鞮。」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古者庶人賤騎繩控,革鞮皮廌而已。」唐.韓翃〈送巴州楊使君〉詩:「前驅錦帶魚皮鞮,側佩金璋虎頭綬。」

2. 中國古代西北一帶之外族。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八五:「鞮,北狄、西戎號也。」

3. 鞮鞻:職官名。周置,掌管四夷之音樂。《字彙.革部》:「鞮,鞮鞻,四夷樂人之革履,故《周禮》於掌四夷之樂者,名其官曰鞮鞻氏。」《周禮.春官.鞮鞻氏》:「鞮鞻氏掌四夷之樂。」

4.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邑名銅鞮,後人以地名為姓。

注音: ㄉㄧ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鞮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