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眊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ào
解釋:
  1. 眼睛昏花、看不清楚。
    【例】眊眊、昏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ào
解釋:
[名]
老人。《漢書.卷六.武帝紀》:「哀夫老眊孤寡鰥獨或匱於衣食,甚憐愍焉。」
[形]
眼睛看不清楚的樣子。《孟子.離婁上》:「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目不明貌。《說文解字.目部》:「眊,目少精也。」《孟子.離婁上》:「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資治通鑑.卷二三七.唐紀五十三.憲宗元和元年》:「至於師傅之官,非眊聵廢疾不任事者,則休戎罷帥不知書者為之。」

2. 老。通「耄」。《正字通.目部》:「眊,《說文》:『目少精也。』又老,眊古與耄通,言老而視眊也。」《漢書.卷六.武帝紀》:「哀夫老眊孤寡鰥獨或匱於衣食,甚憐愍焉。」唐.上官儀〈為太僕卿劉基請致仕表〉:「風雨之疾,惛眊日甚。」

3. 旗桿上之毛飾。《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列傳下.拂菻》:「多幻人,能發火於顏,手為江湖,口幡眊舉,足墮玉珠。」

注音: ㄇㄠ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眊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