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跬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ㄗㄨˊ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13
  • 漢語拼音 ku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uǐ
解釋:
[名]
半步,一舉足的距離。走路時一腳向前踏下稱為「跬」,另一腳再向前踏稱為「步」。《小爾雅.廣度》:「跬,一舉足也;倍跬謂之步。」漢.賈誼《新書.卷二.審微》:「故墨子見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繆千里也。」《新唐書.卷八五.竇建德傳》:「會大霧晝冥,跬不可視。」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半步。行走時舉足向前一踏之距離稱「跬」;另一足再向前一踏稱為「步」。《說文解字.足部》:「跬,半步。」《小爾雅.廣度》:「跬,一舉足也;倍跬謂之步。」漢.賈誼《新書.卷二.審微》:「故墨子見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繆千里也。」《新唐書.卷八五.列傳.竇建德》:「會大霧晝冥,跬不可視。」

2. 短、近。《莊子.駢拇》:「駢於辯者,纍瓦結繩竄句,游心於堅白同異之間,而敝跬譽無用之言。」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七.莊子音義中》:「向丘氏反雲:『跬,近也。』」王先謙集解引清.郭嵩燾.注:「跬譽,猶云咫言……,邀一時之近譽。勞敝於有近譽、無實用之言,故謂之駢於辯。」

注音: ㄎㄨㄟ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跬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