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鶹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ㄋㄧㄠˇ
  • 部首外筆畫 10
  • 總筆畫 21
  • 漢語拼音 li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ú
解釋:
參見「鶹鷅」、「鵂鶹」等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鶹離」:鳥名。體長兩尺左右,頭圓喙短,背部羽毛呈灰色,腹部則呈黃色。幼鳥較美,及長則貌醜陋。生性凶猛,相傳會食其母。《說文解字.鳥部》:「鶹,鳥少美長醜為鶹離。」或作「鶹鷅」。

2. 「鵂鶹」:鳥名。貓頭鷹之別名。南朝梁.王琰《冥祥記.趙泰》:「兩舌者作鴟梟、鵂鶹;捍債者為驢、騾、牛、馬。」亦稱為「角鴟」、「掩騞」、「鴟鵂」。

注音: ㄌㄧㄡ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鶹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