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糟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ㄋㄧㄤˋㄐㄧㄡˇㄕˊㄅㄚˇㄐㄧㄡˇㄊㄧˊㄑㄩˇㄏㄡˋㄙㄨㄛˇㄕㄥˋㄒㄧㄚˋㄌㄞˊ˙ㄉㄜㄘㄢˊㄓㄚㄖㄨˊ:「ㄐㄧㄡˇㄗㄠ」。
  2. ㄅㄨˋㄏㄠˇㄏㄨㄞˋ˙ㄌㄜㄅㄧㄠˇㄕˋㄕˋㄑㄧㄥˊㄔㄨ˙ㄌㄜㄔㄚㄘㄨㄛˋㄖㄨˊ:「ㄗㄠㄍㄠ」、「ㄗㄠ˙ㄌㄜㄑㄧㄢˊㄉㄧㄠˋ˙ㄌㄜ!」
  3. ㄗㄠㄆㄛˋㄅㄧˇㄩˋㄇㄟˊㄧㄡˇㄐㄧㄚˋㄓˊ˙ㄉㄜㄉㄨㄥ西˙ㄒㄧㄖㄨˊ:「ㄊㄚㄅㄚˇㄇㄧㄥˊㄨㄟˋㄎㄢˋㄗㄨㄛˋㄖㄨˊㄊㄨㄥˊㄗㄠㄆㄛ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糟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āo
解釋:
  1. 釀酒時濾下來的渣滓。
    【例】酒糟
  2. 用酒糟浸漬食物。
    【例】糟魚、糟肉
  3. 不好、敗壞。
    【例】弄糟、糟透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āo
解釋:
[名]
1.釀酒時濾下來的渣滓。如:「酒糟」。《文選.劉伶.酒德頌》:「奮髯踑踞,枕麴藉糟,無思無慮,其樂陶陶。」
2.比喻沒有價值的東西。參見「糟粕」條。
3.姓。如明代有糟士奇。
[動]
1.以酒醃漬食品。如:「糟魚」、「糟肉」。《晉書.卷七八.孔愉傳》:「公不見肉糟淹更堪久邪?」
2.不好、敗壞。如:「糟糕」、「他這學期的成績很糟」。《兒女英雄傳》第一一回:「這事更糟了,怎麼和尚腦袋上會長出辮子來呢?這不是野忿兒嗎!」
3.腐爛、腐朽。如:「布糟了。」、「椅腿兒糟了。」《孤本元明雜劇.裴度還帶.第三折》:「我則見梁漕椽爛柱根糟,這的是欠九分來待倒。」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相關資料連結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au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