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知識策略缺口模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knowledge strategic gap model
作者: 唐牧群
日期: 2013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Seemanet等人以企業策略(strategy)制定的角度來定義知識管理,他們認為知識管理的三個元素為人力資本、社會資本、結構資本。人力資本包括人才以及員工的能力與素質;社會資本包括信任感、凝聚力;結構資本包括規範、文化、硬體投資以及組織架構等。知識的管理與這三者密不可分,企業必須檢視這三項資本是否能夠足以幫助完成其策略性的目標,如圖一所示,知識管理必須與企業策略同時並進。有了清楚的策略目標才能夠檢視目前企業所擁有的知識缺口。另外,Zack利用強弱機危綜合分析法(SWOT),進行缺口分析,瞭解外部環境的機會(opportunities)與威脅(threat),以及組織內部的優勢(strength)與弱勢(weakness),進而看出組織策略與知識策略所產生的缺口。從SWOT中的優勢與弱勢可看出組織可以做的事,而機會與威脅則是組織必須要做的事,策略缺口所揭示的是組織必須要做的事與目前已完成之間的差距。組織的知識缺口源自其策略缺口,代表組織擁有的知識僅能支援目前組織已經在進行的事,而欠缺組織必須做的事中應有的知識。當策略缺口越大,組織的經營風險越大,代表組織缺乏存活應具備的能力。透過知識管理的推行希望可以填補組織知識缺口,以符合策略缺口的需求。圖一、組織內智慧資本的投資與增長資料來源:Knowledge management: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works (p.88), by Seemann, P., Long, D. D., Stucky, S., & Guthrie, E., 2000,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圖二、策略缺口與知識缺口資料來源:”Developing a Knowledge Strategy,” by Zack, M. H.,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1(3), p. 136. 林東清(2009)。知識管理。臺北市:智勝文化。Seemann, P., Long, D. D., Stucky, S., & Guthrie, E. (2000). Building intangible assests: 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investing in intellectual capital. In Maybury, M. T., & Thuraisingham, B. (Eds.), , Ch4 (p. 85-98).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Zack, M. H. (1999). Developing a Knowledge Strategy.
參考資料:
 林東清(2009)。知識管理。臺北市:智勝文化。Seemann, P., Long, D. D., Stucky, S., & Guthrie, E. (2000). Building intangible assests: 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investing in intellectual capital. In Maybury, M. T., & Thuraisingham, B. (Eds.), , Ch4 (p. 85-98).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Zack, M. H. (1999). Developing a Knowledge Strategy.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知識策略缺口模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