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咸有一德〕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傅元龍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咸有一德〕為〔尚書〕篇名;記載殷朝太甲繼承王位後,昏庸無道,胡作非為,伊尹把他放逐到桐宮,經過三年,太甲悔悟了,因而改過自新,於是伊尹又把太甲迎回京都恢復王位,還給他政權。伊尹準備回自己的封國,退隱終老,但又擔心太甲重蹈覆轍,於是作〔咸有一德〕一篇,告誡太甲。
  伊尹認為君王應經常修德,才能鞏固自己的地位;國君若不修德,荒淫無道,必定敗亡,夏桀就是一個例子。伊尹又說商湯能得天下的原因在於:「惟尹躬暨湯,咸有一德。」就是說,商湯和伊尹君臣,都具有純一的德。「一德」指純一不雜的德,是純然為公、不雜私念的大德,君臣皆有此大德,自然會受到萬民的擁戴。
  伊尹更進一步指出道德純一的重要性,認為並不是上天偏愛我們殷族,而是上天保佑具有純一德性的人群;並不是殷商去招來百姓,而是百姓自動自發歸順具有一德的人。他說:「德惟一,動罔不吉;德二三,動罔不凶。」也就是說,德如果純一不雜,行為沒有不吉利的;德如果不純一,那麼行為就沒有不凶險的。而要修持純一的德,必須日行新德,以善為師,善行愈多,德愈純一。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咸有一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