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一心三觀 - 教育百科
  • 漢語拼音 yī xīn sān guā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ī xīn sān guān
解釋:
中國佛教天台宗的修行方法之一。謂在修習襌觀時,能於一念心中對所襌觀的對象同時觀察它是假有、空無實性以及非空非假的性質。《摩訶止觀.卷五上》:「即中論所說,不可思議一心三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一心三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鄭阿財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一心三觀」為佛教天台宗的基本教義之一;又稱圓融三觀、不可思議三觀。一心,即指能觀之心;三觀,則指空、假、中三諦。「一心三觀」係指一心同時存在不可分割的三種觀法,亦即對於世界萬物,一心可以同時從空、假、中三方面去觀察。此一理論相傳最早為北齊慧文據〔大智度論〕、〔中論〕等提出來的;據〔佛祖統記〕載,慧文讀〔中論.觀四諦品〕至「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呈中道義」時,認識到:「諸法無非因緣所生,而此因緣,有不定有,空不定空,空有不二,名為中道」。一切事物皆因緣所生,成為假有;虛妄不實,故為真空;空、假不可分離,非空非假,即是中道。此三者同時可於一心中觀悟,稱為「一心三觀」。其後慧文的門徒慧思提出「一切法唯是一心」的觀點,進一步開展了天台宗思想的脈絡。
  其後天台宗的創始人隋.智顗發揮了此一思想,使「一心三觀」的理論得以完善,成為天台宗最重要的思想內容之一。他在〔摩訶止觀.卷五〕說:「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緣所生法,是為假名假觀也;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說即是空,空觀也;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觀。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總空觀也;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總假觀也;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總中觀也。」即〔中論〕所說不可思議之一心三觀。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一心三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