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二溴乙烷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romofum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殺線蟲劑。1,2-Dibromoethane。C2H4Br2。Neifert氏發現對昆蟲有毒害,1925年代替氯化苦(Chloropicrin)使用於生果的燻蒸,1945年確認對線蟲有效果,現多用於土壤線蟲。比重2.172,無色具臭氣液體,沸點131.5℃,mp9.3℃,蒸氣壓11mmHg/25℃,極微溶於水中(1:250),可與酒精、乙醚混合,對金屬有侵蝕性。本劑具揮發性及引火性,故應於無火氣密栓陰暗藏所貯藏。急性口服半數致死量LD50白鼠146mg/kg,小白鼠420mg/Kg,吸入對人為200ppm,對眼及呼吸道有刺激性,可能引起皮膚炎。本劑具有殺蟲及殺線蟲的效力,與滴滴(DD)同樣,在土壤處理後蒸氣在土壤中擴散,而使線蟲中毒死亡,因對作物有藥害,故處理後7-14日方可行播種或移植,在生育期應離50公分施用灌入,處理土溫應在10-28℃(50-80℉),尤以 60-70℉最優。適用於蕃茄、棉花、花生、蔬菜及甘蔗等,無殺草力及殺菌力,在低溫、黏重土壤下,處理後至播種或移植期間使用應注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二溴乙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