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公害事故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ublic Nuisance Incident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類頻繁的社會活動所帶來的對生活環境破壞,及對健康的危害,即環境污染在短期內使人大量發病和死亡的事件。多因事業活動以及其他人為活動,所產生的廣泛性的大氣、水質和土壤的污染、噪音、振動、地層下陷,及惡臭而使得人類的健康或生活環境受到損害。舉世聞名的有:“八大公害”事件,向大氣中排放煙塵、SO2、及碳氫化合物等污染物,所形成的大氣污染公害事件有:馬斯河谷煙霧事件、多諾拉煙霧事件、倫敦煙霧事件、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和四日市哮喘事件;向海灣排放含汞廢水生成甲基汞,引起的水體污染公害事件有:水俣病事件;排放含鎘廢水,污染土壤而造成的土壤污染公害事件有:富山(痛痛病)事件;有毒化學物質和致病生物等進入食品,所造成的食品污染公害事件有:米糠油事件;如核電廠爆炸,引起的車諾比爾放射性污染事件等。國內則有米糠油遭多氯聯苯污染的食品污染公害事件。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公害事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