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幾內亞躄魚 - 教育百科
新 | |
幾 | |
內 | |
亞 | |
躄 | |
魚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新幾內亞躄魚 |
英文名: | Antennatus dorehensis |
描述: 體側扁,卵圓形,腹部膨大,尾柄明顯。頭高大,頭背緣陡斜。吻短。眼小。口裂大,下頜突出;上下頜、鋤骨及腭骨均具齒。鰓孔小。體表粗糙,被雙叉小棘。頦部無肉質小突起。背鰭硬棘具3棘,第I硬棘特化為吻觸手,其長短於第II硬棘,末端具釣餌(Esca),呈長卵圓形的皮瓣,無絲狀突起,第 II硬棘游離,第III硬棘高大,末端彎向後方;第二背鰭長,具軟條11-13;臀鰭具軟條7-8;腹鰭顯然短於胸鰭;胸鰭軟條8-10(通常為9);尾鰭圓形。體為灰綠至灰褐色,體側具若干白色斑紋。背鰭基部有小型黑色眼狀斑或消失;餘鰭或多或少具暗色小斑點。 |
|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東至大溪地,北至日本,南至新幾內亞。臺灣西部、南部、綠島及蘭嶼海域有產。 |
|
作者: | 臺灣魚類資料庫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New Guinean Frogfish |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Antennarius dorehensis (Bleeker, 1859) |
|
形態: 體密被二分叉細棘及白色乳狀突;第一背鰭(或硬背鰭)第一棘骨質基部較第二棘為短,其先端之長卵形肉質部具成束的絲狀物。體鼠灰色有極細之暗色點散布。 |
|
分布: 自南日本之琉球、台灣、菲律賓、新幾內亞、大溪地,東至非洲東岸。 |
|
生態習性: 棲息岩礁潮間帶0~2.4公尺水深處。 |
|
利用: 無。 |
|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
|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
|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
|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
|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
|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
|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
|
目: 鮟鱇目(Order Lophiiformes) |
|
首目: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
|
亞目: 躄魚亞目(Suborder Antennarioidei) |
|
科: 躄魚科(Family Antennariidae),Frogfishes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新幾內亞躄魚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