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中人之情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中人之情」是依孔子對人的才知性情和生活態度分成上中下三等之後,專就中等人的狀況而說的,並說明對待這等人的方式;語見〔孔子家語.六本〕。大意說中等人的性情和生活態度是:富裕的時候會流於奢侈,貧乏的時候就趨於儉嗇;沒有禁制就會淫亂,沒有節度就會懶惰;恣縱欲望必然敗亡;故而常受體罰的兒子,不聽從父親的教訓;常受刑罰的人民,不聽從君王的命令,因為疾患難以忍受(如同個人需要的壓力),急於求功不會有效;所以君子(理想的治國者)不急於判斷,不急於制裁,而要使人飲食有適當的數量,衣服有節制,居室有規畫,蓄積有相當的數目,交通工具有限量,以預防紛亂。是孔子相信中等人的智慧不足以自行悟解道理;意志也不夠堅強;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和行為;也不善於計畫生活,需要靠教令給予正確的指導,逐漸養成正確的生活態度和行為;但也不能急於求功,因為這種人需要耐心的教導,等待其慢慢的形成固定的正確觀念,家庭的體罰和國家的懲罰,反而使他們不容易接受而生出反感。可見孔子主張利用行政力量教化人民,不主張用嚴刑峻法,猶如教育要循循善誘,因材施教一般。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中人之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