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處理侷限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ranzsituation, Boundary Situation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處境侷限是哲學家雅斯培(Karl Jaspers, 1883~1969)所使用的一個哲學名詞,指當人作為一個歷史性存有(Historical Being)時,所必然受到的限制,如死亡、受苦、搏鬥與罪惡感。
  依雅斯培的看法,哲學思索起於人的處境中,每個人都必須在處境中生活。處境則是「與感受相連的一種實在」,既非心理也非物理,而是包含了兩者。在人的處境中,有可改變的經驗意義之處境,也有人力所不可改變的「處境侷限」。
  「處境侷限」是人在面對自己生命時所面對的不可改變之現實,「就像我們所撞上的一堵牆,在其上失敗的一堵牆」,這些侷限是說:人總是必須在一個「處境」中,人的生命中總有掙扎與痛苦,人總不能免去罪惡感,人必須死等。這些都是人所不能避免的,既然不能避免,人的因應態度就極為重要。人在限於處境時,總無法計算自己如何去克服這些困境,唯有藉著在處境中所採取的超越行動來實現自己「可能的實存」。由此可知處境與人的「實存」有關。
  在人的生命中有太多不可改變的事實存在,人若不認真面對這些處境,則這些「處境侷限」便成為一般意義的處境,不會產生任何超越的意義。唯有當人能真誠面對自己失敗時,並盡全力去避免失敗時,「處境侷限」才會有超越的積極意義。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處理侷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