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中學健康教育課程之發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evelop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s
作者: 黃松元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中學(含國民中學及高級中學)健康教育課程是國民小學健康教育課程之延續,繼續朝協助學生強化健康觀念、充實健康知識、增進健康態度、培養健康習慣,以及學習健康技能之目標邁進。茲將歷年我國中學(主要是初級中學和國民中學)健康教育課程發展之概況列述於下:
  民國十二年(1923) 教育部頒布〔新學制中學課程標準綱要〕,初中列有「衛生」一科。
  民國十八年 教育部訂頒〔中學暫行課程標準〕,初中設置「生理衛生」科。
  民國二十一年 教育部頒布〔中學課程標準〕,初中及高中均設「衛生」科。
  民國二十五年 教育部修訂〔中學課程標準〕,初中改設「生理衛生」科,高中之「衛生」科則被取消。
  民國二十九年 教育部修訂〔中學課程標準〕,將初中「生理衛生」一科改為「生理及衛生」。
  民國三十七年 教育部修訂〔中學課程標準〕,初中仍設「生理及衛生」。
  民國四十一年 教育部局部修訂〔中學課程標準〕,初中仍設「生理及衛生」。
  民國四十四年 教育部修訂〔中學教學科目及時數表〕,初中仍設「生理及衛生」。
  民國五十七年 教育部訂頒〔國民中學暫行課程標準〕,改設「健康教育」科。
  民國六十一年 教育部修訂公布〔國民中學課程標準〕,仍設「健康教育」。
  民國七十二年 教育部修訂公布〔國民中學課程標準〕,仍設「健康教育」。
  民國七十四年 教育部修訂公布〔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健康教育」科目名稱不變。
  民國八十三年 教育部修訂發布〔國民中學課程標準〕,仍開設「健康教育」。
  綜上所述,我國中學健康教育課程,初中(民國五十七年之後改稱國民中學)部分自民國十二年以來,科目名稱雖有變更,但從未間斷。至於高中階段,僅於民國二十一年公布之〔中學課程標準〕中設有「衛生」一科,但到民國二十五年即被取消,此後未曾設科,使得高中青年學子接受健康新知和建立健康行為之機會,無以為繼,此為我國教育政策上的一大缺失。為培養身心健康之國民,厚植國力,高中階段「健康教育」課程實應早日予以恢復設置。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中學健康教育課程之發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