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凋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ㄏㄨㄚㄇㄨˋㄎㄨㄨㄟㄖㄨˊ:「ㄉㄧㄠㄌㄨㄛˋ」、「ㄉㄧㄠㄒㄧㄝˋ」、「ㄉㄧㄠㄌㄧㄥˊ」。
  2. ㄕㄨㄞㄌㄨㄛˋㄆㄛˋㄅㄞˋㄖㄨˊ:「ㄉㄧㄠㄅㄧˋ」、「ㄉㄧㄠㄘㄢ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iāo
解釋:
  1. 枯萎。
    【例】凋零、凋謝
  2. 衰落、衰頹。
    【例】凋敝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iāo
解釋:
[動]
1.枯萎。《文選.左思.蜀都賦》:「迎隆冬而不凋,常曄曄以猗猗。」唐.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
2.衰落、衰頹。《文選.潘岳.懷舊賦》:「不幸短命,父子凋殞。」宋.陸游〈樓上醉書〉詩:「八年梁益凋朱顏,三更撫枕忽大叫。」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iau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草木零落。如:「凋零」、「凋謝」。《說文解字.冰部》:「凋,半傷也。」清.王筠《說文句讀.卷一一下》:「草木零落有漸,故曰半傷。」晉.左思.〈蜀都賦〉:「迎隆冬而不凋,常曄曄以猗猗。」唐.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一七.廉恥》:「然而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

2. 疲敝、困苦。《史記.卷七○.張儀列傳》:「今秦有敝甲凋兵。」《明史.卷一.太祖本紀一》:「東南久罹兵革,民生凋敝,吾甚憫之。」

3. 衰敗。如:「英才凋殞」、「家業凋零」。《宋書.卷一四.禮志一》:「典訓弗敷,雅頌寂蔑,久凋之俗,大弊未改。」唐.李白〈蜀道難〉詩:「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宋.楊無咎〈醉花陰.楚鄉易得〉詞:「世態任凋疏,卻愛黃花,不似群花落。」

注音: ㄉㄧㄠ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凋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