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筳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ㄓㄨˊ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3
  • 漢語拼音 tí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íng
解釋:
[名]
1.紡紗、絡絲或捲棉條的器具。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鼎部》:「筳,所以絡絲者,蘇俗謂之篗頭,筳即其四周挺如柵者。」也稱為「錠」、「錠子」、「筳子」。
2.小的竹枝或木枝。《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莽使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刳剝之,量度五藏,以竹筳導其脈,知所終始,云可以治病。」《文選.東方朔.答客難》:「以筦窺天,以蠡測海,以筳撞鐘。」唐.張銑.注:「莛,小木枝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